生活在平原上的我,第一次見到大山是在八十年代的黑白電視上。那時我覺得大山就像一幅靈動的水墨畫,近看巍峨雄偉,遠看連綿起伏,充滿了神祕之感。我頓時被大山吸引了,便駐足在電視機前觀看。
後來,家裡有了彩色電視機,我看到繪上色彩的大山更是富麗妖嬈。不同季節、不同環境下的山美輪美奐:有終年不化潔白如玉的雪山,有鬱鬱蔥蔥的青山,有楓葉紅遍的香山,有的一望無際、博大恢弘,有的山水相間、涇渭分明……再美的語言也無法描繪這大自然的美景。大山斑斕的色彩、雄偉的氣勢令我嘆為觀止、心生嚮往。
終於在一個夏天,我走出了平原,親眼看到了大山。遠遠看到墨綠的山,我的心情有些激動。來到大山腳下,我頓時感覺自己特別渺小。我欣賞著大山美麗的景色,同時一股股涼爽的風迎面吹來,很是愜意。照相機發出的「咔咔」聲為我記錄下了一個個令人難忘的瞬間。
汽車沿著山腳下的公路盤旋而上,我們來到了半山腰,山路蜿蜒曲折,車速減慢。我看到山路一側緊緊挨著山邊,另一側則是懸崖絕壁。此時我膽怯了,對大山不禁心生畏懼。為掩飾自己的害怕,我趕緊轉移視線眺望遠處。這時,我又隱約發現遠處竟有裊裊餘煙升上來,咦?原來這大山深處還有人居住啊!
車繼續緩緩而上,我看著溝溝壑壑、高低不平的大山,不禁在想:地球的分布是「三山六水一分田」,為什麼田只佔了一分,山卻佔了三分,那麼多的大山有什麼作用啊?那次的旅行滿足了我對高山的神往,卻也給我留下了深深的疑問,令我迷思不解。
信神後,我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。神的話說:「大山的作用是什麼?大山上也滋生著萬物,它本身有它存在的價值,同時大山也阻擋著小溪,不讓小溪隨意流動給人類帶來災難,是不是這樣?就是大山以它自己的方式存在著,滋生著自己本身所擁有的萬物——樹木、草,還有山裡的各種植物與動物,同時大山又為小溪指引方向,歸攏小溪,讓小溪很自然地順著它的腳下能夠流成河,匯成海。這樣一個規律不是自然形成的,而是神創造的時候特定的安排。大山與狂風呢,本身大山也需要風,也需要風來吹拂大山上的生物,同時大山也制約著狂風,不讓狂風氾濫。這個規律一方面有大山的職責,大山的職責這個規律是不是自然形成的?(不是。)而是神創造好的。大山有它的職責,狂風也有它的職責。那大山與巨浪呢,如果沒有大山的存在,水自己有沒有流向啊?(沒有。)它也會氾濫。大山有大山存在的價值,大海也有大海存在的價值,而它們之間在互相能夠正常存在、互不干涉的情況下也互相制約著,大山制約著大海,不讓它氾濫,從而保護了人類的家園,也讓大海養育了大海中的萬物。」「所以說,因著神創造了萬有,給萬有帶來這樣的規律,萬物才能在神的命定之下各盡其職,各盡其責,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,為人類,為人類的生存空間、生存環境發揮著自己的作用。」
神的話使我明白了,是神賦予了大山的使命。大山不但要滋生、供養山裡的萬物,而且還是小溪、海浪和狂風的屏障。有了大山的存在,小溪、海浪就不會肆意流動,給人類帶來災害;有了大山的阻擋、過濾,狂風也會失去它原有的威力,變成對人類有利的微風。原來這一切都緣於造物主對大山使命的賦予,更是神創造萬有權柄的體現。
大山是神創造的,它的存在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。試想如果沒有大山的阻擋,我們人類全都在平原上生活,就會被狂風席捲而走;如果沒有大山做海水的屏障,我們人類也隨時會被各種水災侵襲;如果沒有大山,許多山中的動物、植物就沒有辦法棲息、生長,我們也無法從山裡獲取各種草藥和山貨、野果,以及豐富的礦藏。
明白神的心意後,我感覺自己有種被神捧在手心裡的幸福感。我們人是神造的,神知道我們生存的一切所需,也只有造物主對我們的生命和生存全權負責。此時,我不是浮於對大山巍峨的外表而讚嘆,也不再為大山裡的人翻山越嶺而唏噓,我知道!這大山的背後隱藏著造物主對我們的愛和保護,我從心裡由衷地向神獻上感謝和讚美。
作者:河北省 鄭凡
0 意見:
張貼留言